2013-01-25

Kodalk (Sodium Metaborate) 柯達平衡鹼的替代品

Kodalk (Sodium Metaborate - 偏硼酸鈉) 柯達平衡鹼,在某些配方中會出現,其麻煩的地方是難買,第一化工也沒有。據網友指出似乎有小間化工行有過報價,但卻是等無貨。

在一次論壇亂逛時意外發現此一替代品,這邊直接寫結論。

10g 的 Kodalk 可用 7.5g Borax and 1.5g Sodium Hydroxide 替代。

Borax 是硼砂,Sodium Hydroxide 是氫氧化鈉。此替代藥品據說是柯達自己公布的,是可信的。詳細的配藥過程是以莫耳數去計算,可參見來源網頁

以下是節錄:

2NaOH + Na2B4o7(10H2O) + 5H2O <-->> 4NaBO2(4H2O)

2 mols lye + 1 mol Borax (in water) is equivalent to 4 mols Kodalk in water
80g lye + 381.37g Borax (in water) is equivalent to 551.42g Kodalk in water

divide each of these by 5.5142 and we have:

14.5g Sodium Hydroxide (Lye) + 69.2g Borax dissolved in water is equivalet to 100g of Kodalk (dissolved in water)

Of course, you may wish to divide by 55.142 to get...

1.45G Lye + 6.9g Borax (dissolved in water) is the equivalent of 10g of Kodalk dissolved in water.

2012-03-09

暗房筆記 | 暗房 Q & A

本篇收錄自己對暗房相關的疑問,答案來自台北某工作室老師。

  • RA-4 放相藥水 (Lucky) 為什麼手工洗相只用兩劑不加啟動劑?
  • 啟動劑在機洗是必須的,其目的是抑制過強的藥效,而手洗的藥劑量少 (每槽 2L),加入啟動劑會過於抑制藥效,反而不利手放作業,故手工洗相時不加。

  • C-41 沖彩負是否需要清水預洗?
  • 要,整個流程為:預洗、顯影、漂白、定影、色彩穩定、最終水洗。過程中間不急制也不水洗。

  • C-41 沖彩負是否需要去水滴斑?
  • 要,在最終水洗後加上去水滴斑,以避免留下水滴痕跡。

  • 為何網路上看到其他人沖彩負的過程除顯影時間外,其他階段時間都不盡相同,差距有些還滿大的?
  • 各家藥水不同,階段時間也可能不同,視藥水配方而異,請依各家文件建議進行。

  • 印樣時的曝光時間該怎麼決定?
  • 以齒孔和片基一樣黑該段時間為準。

  • 印樣玻璃該用多厚的?
  • 5mm 即可,3mm 太薄。

  • 放大機不用時燈頭是否需要下降?
  • 應視機種而定,大部分有簧片的放大機為釋放簧片,反而應升到最高而非降到最低。原則上無需太在意這樣的問題,擺著即可。

To be continued...

2012-02-18

彩色暗房 | C-41 沖片

沖洗彩色負片主要藥劑有四道,顯影、漂白、定影、色彩穩定。藥液調配如下 (富士 C-41 吊掛式補充型藥水):

顯影液 (CN 1 LR)

  • 水 850 ml
  • A 液 400 ml
  • B 液 19.5 ml
  • C 液 25 ml
  • 加水至 1000 ml

漂白液 (CN B 2R)

  • 水 400 ml
  • A 液 400 ml
  • B 液 200 ml
  • 加水至 1000 ml

定影液 (CN B3R)

  • 水 800 ml
  • 原液 200 ml
  • 加水至 1000 ml

色彩穩定劑

  • 水 950 ml
  • 原液 10 ml
  • 加水至 1000 ml

漂白和定影兩劑勿任意棄置,須交由沖洗店回收。

各道藥水時間、溫度與替補藥量 (每沖一捲倒掉量,需補充同量新液) 如下:

顯影

  • 時間:3 min 15 sec
  • 溫度:37.8 C +- 0.15 C
  • 替補量:20 ml

漂白

  • 時間:3 min - 4 min 20 sec
  • 溫度:37.8 C +- 3 C
  • 替補量:5 ml

隨替補次數增加,漂白時間增加 (10 sec 左右)。

定影

  • 時間:4 min - 4 min 20 sec
  • 溫度:37.8 C +- 3 C
  • 替補量:17 ml

穩定

  • 時間:40 sec - 1 min
  • 溫度:37.8 C +- 3 C
  • 替補量:20 ml

水洗

  • 時間:3 min
  • 溫度:室溫

彩負沖片顯影時間不隨底片廠牌、ISO 而改變,無論哪支底片、感度多少,一律 3 min 15 sec。增感 (push) 一格,顯影時間加一分鐘;增感兩格,顯影時間加兩分鐘。減感一格,顯影時間不變,溫度維持 30 C。

2011-03-27

B&W | 沖洗化學 - 顯影液

顯影劑

顯影劑基本成分:溶劑、顯影主劑、保存劑、加速劑、抑制劑。

  • 顯影主劑:促使乳劑中的鹵化銀轉換成金屬銀堆積
  • Metol (米吐爾),硫酸甲基對氨基酚 4-methylaminophenol sulphate (白色略帶黃色的針狀結晶),是種作用和緩的顯影劑,可保留大片細節,對曝光少的暗部作用明顯,屬於可增加乳劑感光度、降低灰翳,低反差的顯影主劑,若加入溴化物將使 metol 效力稍減。Kodak D-23 為單一 metol 配方之顯影劑,是顯影速度緩慢的低反差顯影液。

    Phenidone (菲尼酮),無色結晶或淺淡黃色粉末,特性和 metol 類似,和 metol 相較,Phenidone 造成皮膚敏感程度較低。於冷水中不易溶解,須以 80 度 C 熱水單獨溶解或溶於丙二醇中。具有提高乳劑速度和降低反差的優點,比 metol 容易生成灰翳。

    Hydroquinone (對苯二酚),最早發現的顯影劑,白色具光澤的結晶,在鹼性水溶液中作用較強。顯影初期作用緩慢,積聚能量至反應起始點後,反應十分劇烈,屬於高反差的顯影主劑。液溫低於 15 度以下時,顯影作用幾乎完全停止。

    以對苯二酚搭配以上兩種顯影主劑其一的顯影液稱為 MQ 或 PQ 顯影液。

  • 保存劑:避免顯影主劑氧化失效
  • 顯影液接觸空氣易氧化,逐漸呈深棕色,保存劑目的在減緩此氧化作用,延長藥液使用壽命。通常以亞硫酸納 (Na2SO3) 作為保存劑。

  • 加速劑:促進顯影液的化學活性
  • 顯影主劑 Hydroquinone 在鹼性環境作用快速,加速劑在顯影液中扮演的角色便是使溶液酸鹼值呈鹼性,以利顯影主劑作用。常用來當加速劑的鹼性物質有:硼砂 (Borax)、柯達平衡鹼、碳酸鈉 (Na2CO3)、氫氧化鈉 (NaOH)、亞硫酸鈉 (Na2SO3)。pH 值分別為 9.6、10.8、11.5、12。在眾加速劑當中,以氫氧化鈉為加速劑的顯影液活性最高,作用較快。而其中的亞硫酸鈉除了可當保存劑,因其水溶液呈弱鹼性,有些顯影液配方會用它當作加速劑。當亞硫酸鈉含量很高時,具有溶解金屬銀離子的作用,是微粒顯影劑的配方,但反而會降低影像的銳利度,時間過長亦會對暗部產生傷害。

  • 抑制劑:避免顯影主劑對未曝光的鹵化銀進行顯影
  • 顯影主劑對未曝光的鹵化銀也有少量作用,稱之化學翳霧 (chemical fog),加入抑制劑可抑制顯影劑對未曝光的鹵化銀產生作用,避免在底片上產生泛灰的問題。常用的抑制劑為溴化鉀 (KBr),溴化鈉 (NaBr)、碘化鉀 (KI)、碘化鈉 (NaI) 也有抑制功能。

2010-07-30

暗房筆記 | 第一堂課

灰卡,18% 反射率,相機中的反射式 TTL 測光表皆是以此為基準,讓測光目標的曝光值為 18% 反射率。

入射式測光表測出結果即為 Zone System 中的 Zone V 區,每區曝光量相差一格。以 ISO 400 為例,拍灰卡時將 Zone V 區曝光設為 1/30 sec, f/8。

沖片時,顯影時間加 15% 即為增感一格 (擴張反差),其結果亮部更亮,暗部不受影響 (這點和第五堂課時說的不同,第五堂課時說時間增加 30-40%)。減感,則是降低反差。

拍攝時先找出畫面暗部,但希望保留細節處,將此處設定為 Zone III,對此進行點測。點測出來的曝光組合是 18% 反射率,也就是 Zone V,但此處我們設定它為 Zone III,所以整個畫面要以剛剛測出結果 under 兩格來拍攝。

今天的實作是拍攝灰卡,將灰卡兩邊打燈,並用測光表測得灰卡的左中右都要是 1/30 sec, f/8 (Zone V)。接著固定光圈,對焦無限遠,從 1sec 開始每格拍攝一張,包含一張蓋上鏡頭蓋 (也就是完全無曝光,沖片後該格是片基),共十二張。

其他還有抽片頭,上片軸,介紹攝影集:Karsh, Brandt, Ralph Gibson, Ansel Adams...。

2010-05-23

Canon 5D CMOS 壞點處理

總之,歷經一段送 5D 到佳能客服中心補強反光鏡不愉快的經驗,機身回來後竟發現 CMOS 上多了一個壞點,而這壞點對照補強前的照片上是沒有的。因補強反光鏡時和佳能一來一返的不愉快經驗讓我不想再把機身送進去並爭論壞點的由來,於是自認倒楣在網路上看著和我一樣悲慘的案例。

看著看著,在這裡發現一個方法,可以自己動手處理 CMOS 壞點。

開機,進選單選擇清潔 CMOS,此時反光鏡會打起來快門簾打開露出 CMOS,半按快門 5-6 秒,然後關機 (整個過程我是沒接鏡頭蓋著機身蓋進行的)。經過這樣處理後,該壞點真的消失了,我想應該是 mapping 隔壁的點來蓋掉壞點。

2010-04-28

機身覆皮黏手

好幾年前,忘了多久了,向一位港仔買了一台 Canon EOS 30,30 系列應該是 Canon 距今較新的入門底片機。因為當時對底片並沒有太熱衷 (現在其實也沒有 XD),所以長時間放在防潮箱,直到去年開始拍黑白底片才又將它翻出來。

拍了兩捲後,機身的覆皮竟然莫名的產生黏手的觸感,而且越來越黏,我覺得哪天如果覆皮碰到紙然後像貼紙一樣黏在上面,我也不會感到意外。最後實在受不了,胡亂拿塊濕抹布擦過來擦過去,想不到覆皮更發黏手。一氣之下丟進防潮箱,轉身買下了一台 EOS 3 (誤)。

上週異想天開地期待它會因為乾燥而不再黏手,從防潮箱深處取出後,右手四根手指頭還是扎扎實實地被黏在握把覆皮處。拿起擦鞋用的可麗奶,用化妝棉沾著在發黏的地方東擦擦西擦擦,再用酒精棉片將擦過可麗奶的地方來回清潔個三次 (或以藥用酒精清潔),黏手的感覺意外地竟然完全消失!

我想,可能是變質發黏的那層表面被酒精給擦拭掉了。發黏的覆皮們,一起試試這個方法吧!OH YEAH~